生意场上有这么一句老话:"牛会赢,熊会活,猪会死。"如若要表达得更准确一些,就 应该是:"只有牛才会赢,熊一般会活,猪大多数都会死掉。" 牛,指的是对于一个企业、一个市场看好的乐观派;熊,指的是对于风险十分警惕、宁愿 放弃机会也不冒险的人;而猪,则指的是介于是两者之间的"聪明人",他们见风使舵, 经常根据形势变化改变立场,并且乐此不疲。 大多数成功人物传记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:这些成功人物,一个个都是不可救药的乐天 派。对他们来说,天塌下来可能是机会,地陷下去也可能是机会。如果实在没有机会,拿 破仑就会挺身而出:"只有二流的人物才等待机遇,而我则创造机遇。"其实这个道理很 简单,假如不是如此乐观,热衷于冒险,成功根本轮不到他们。 当然,更多的乐观派、冒险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了,倒下了,但是,他们的意志力 是足够坚强的,只要他的命还在,只要他接着赌、接着冒险,就有成功的可能。麦当劳连 锁店的创始人雷·克洛克52岁才开始成功,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上校则66岁才开始成功 ,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。 在股票市场上,这句话更容易理解。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里有句话,"从来没有一个人, 能够把做空赚来的钱带到阴间去。"没错,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出,向上发展的趋 势较强,挫折、跌落的机会较少。把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历史数据拿来看,一眼就明白-- 如果一直把做空当成基本策略,恐怕迟早得栽大跟头。也难怪很多经济史学家、投资家都 把最简单的"买入持有"作为投资的最高境界。 真正的难题在于:虽然只有牛才可能赢,但是,人生在世,如果不做几回熊,恐怕想做牛 也做不成。而这也正是"牛会赢,熊会活,猪会死"这九个字的难中之难。巴菲特是地球 人都知道的"牛",可是,在笔者看来,巴菲特一生中最绝的一笔,就是他在1968年左右 ,在当时美国股市"漂亮50"红得发紫的时候,下了一招怪棋、绝棋--宣布金盆洗手, 退出股市了。 不久,"漂亮50"的神话幻灭了,石油危机来了,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,全球金融市场 一片鬼哭狼嚎,到处是残垣断壁的时候,巴菲特回来了。我一向认为,他回来以后买什么 其实都不太重要。目前所有有关巴菲特的书,几乎都在分析他买了哪些股票,为什么买这 些股票,为什么不买其他股票,企图从里头找出点"选股秘诀",总结出一些"选股理论 "来。 在我看来,这些全都是瞎扯蛋。如果换个人,也掐准那个时间,就算拿飞镖投掷选股票, 用电脑随机选股票,赶上、甚至超过巴菲特的可能性,我觉得大得很。决定巴菲特一生辉 煌的,其实是那次做"熊"的孤注一掷--金盆洗手,躲过那场危机,和此后30年坚定不 移地做"牛"。 当然,如果有人选择一辈子当"熊",不做那些帝王将相、大富大贵的梦,只是老老实实 地做个普通人,这其实也很好。只可惜,这种"笨人"太少了。 不管是当"牛",还是做"熊",要诀就是:既然做了,就要孤注一掷,"枪声一响,老 子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",绝不回头,这就需要自信到自大的程度。当年,巴菲特在1968 年后退出股市时,如果股市依然疯狂地向上涨,而不回调,他是不会因为股票涨了就回去 买的,事实上,他已经准备从政去了。 记住:猪都是因为股票涨了、因为别人赚钱了才跑去买的,而巴菲特正好相反。他完全凭 的是自己的理智和意念,别人怎么想,他不在乎。正因为如此,做"牛"和做"熊"是很 难的,一般人没有这种坚定的意志。所以,我们见到的成功人物,往往看上去有点狂、有 点傻,就是这个道理。 "猪"呢?投资圈内、社会上大多数是这号人。他们都是"聪明人",可惜,他们的毛病 就是太"聪明"。这号人,任何时候都想做"牛"赚钱,但又随时准备当"熊"跑路,简 而言之,他们是"滑头"。 10年前,我读到的一句名言至今不敢忘记:"在股市中,你可以做多头,也可以做空头, 但是,绝不要做滑头。"有趣的是,在这些年我接触的人中,很多人都对这句话不屑一顾 ,他们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自称自己是"滑头",今天买了个股票,赚了30%,高兴得不得了 ;把它卖出去了,果然它跌了10%,更高兴。 但是,你根本不必去羡慕这号人:他们永远赚不到大钱,而且,只要时间足够长,这号人 肯定亏钱。这个道理说穿了很简单: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方法,可以让这么多"猪" 持久地赚钱--根本就不存在。 这玩意和古代的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差不多,谁不想啊?可是,全世界那么多的天才,动用 了人类目前为止所有的知识来找,也没有人找到。如果你不想做只最终被市场宰割的"猪 ",我劝你趁早放弃持久赚钱的念头。 留给你的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做一头"牛"--可能大富大贵,也可能一败涂地,这条路 往往与英雄、辉煌、悲壮这些词联系在一起;要么做一头"熊",平平凡凡、起早贪黑地 过普通人的日子,做个小农,或者小资,像某个国产品牌广告词说的--"平凡的幸福, 真实的美丽"。只可惜,世界上大多数聪明人,都选择当"猪"--在得与失的轮回中一 生受苦